12月24日,我院“魏都學人”讀書小組在1225舉辦以“蘇力之問—《大國憲制》剖析”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活動。本次活動由我院法理法史教研室主任尹曉兵主持,青年教師李靜雅擔任主分享人,“魏都學人”讀書小組全體成員及其他《大國憲制》的師生讀者共同參與。

作為主分享人,李靜雅老師首先分享了她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閱讀《大國憲制》的不同感受,随後将本書的文本分為三部分予以解讀。第一部分圍繞序言與引論展開,探索作者的寫作目的、方法與背景,并總結了蘇力教授在引論部分強調的四個問題,即“為何特别關注中國的憲制?”“如果中國的憲制構成是特殊的,特殊在哪裡?”“為什麼中國必須同時、分别應對齊家、治國、平天下三個憲制問題?”“本書為什麼稱憲制而不是憲法?”等。第二部分從該書正文選取三章内容予以解讀,分别是“宗法封建變遷中的憲制問題”、“齊家:父慈子孝與長幼有序”以及“憲制的軍事塑造”,選取内容涉及蘇力教授認為中國憲制必須應對的齊家治國平天下各個方面。第三部分對結語的分析,李靜雅老師試圖體會蘇力教授通過《大國憲制》這本書想要厘清的兩個根本問題,一是到底什麼是憲制?二是本書将副标題定為“曆史中國的制度構成”的同時,依然選擇以“大國憲制”為主标題,在回應什麼或是強調什麼?

随後,李豔玲老師與邢琳老師結合自己在北京大學聽課的經曆,向大家分享了關于蘇力教授的相關學術論點。羅海盛老師結合自己在法律實務中,以及閱讀蘇力教授其他著作的感想,發表了自己關于讀書的一些心得體會,鼓勵在座的學生多讀書、讀好書。郭蕊老師、李豔玲(小)老師随後就蘇力的個别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和心得體會。之後,參加此次讀書分享活動的學生踴躍發言,或發表讀書體悟,或向老師進行提問。

最後,作為“魏都學人”讀書小組的發起人,尹曉兵老師對相關問題進行了回答并對此次讀書分享活動進行了總結。他強調,本次讀書分享活動提高了青年教師的閱讀、概括、表達能力,激發了其他參與者提問和加入讨論的興趣。與會師生紛紛表示,要多讀書,讀好書,保持學習狀态,使自己不斷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