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我院“魏都學人”讀書小組在1225舉辦以“價值判斷如何科學化?——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繹讀”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活動。本次活動由“魏都學人”讀書小組的發起人、我院法理法史教研室主任尹曉兵主持,李豔玲老師擔任主分享人,“魏都學人”讀書小組成員及其他《法學方法論》的師生讀者共同參與。

作為主分享人,李豔玲老師詳細的剖析了《法學方法論》的謀篇布局和核心觀點。李豔玲老師認為,拉倫茨的《法學方法論》是法學方法論中的經典之作。其經典的地方在于:拉倫茨将法學方法體系化、類型化、邏輯化。正是這一特征,決定了拉倫茨該著作作為經典教科書的地位,風行60餘年而不衰。同時,李豔玲老師指出,拉倫茨《法學方法論》的黑格爾哲學背景應當成為我們留心的地方,發現法、表述法、建構法體系是《法學方法論》所未言明的理論暗線。
尹曉兵老師評論說,《法學方法論》不是論方法,而是關于方法的理論與學說,它的核心在于法學方法之間的邏輯協調關系,因此,國内關于法學方法論的翻譯不夠準确,其德語原文是“Methodlehre”,直譯為:方法理論或方法學說。這是翻譯作品必然會帶來的理解障礙,在從事學術研究中,不可不察。
然後,王忠燦老師、邢琳老師、羅海盛老師、劉曉麗老師、魏笑老師、侯凱老師、何琪琪同學、崔一碩同學,向大家分享了關于《法學方法論》的相關學術論點和心得體會。
最後,尹曉兵老師強調,學習翻譯過來的國外學術名篇名著,必須慎之又慎,學術的研究,經典著作的閱讀是一件嚴肅而有意義的活動,希望老師和同學們戒驕戒躁,靜下心來,領略人類智慧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