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動态

 理論學習 
 黨章黨規 
 支部動态 
 法務先鋒 
 黨員發展 

當前位置: 學院首頁>>黨的建設>>支部動态>>正文
支部動态

我院教工第三黨支部舉辦“三常”黨建沙龍之“颍川法苑”學術沙龍活動

 作者:李靜雅 尹曉兵 編輯:王彬彬 審核:周耀宏 訪問次數:次 發布時間:2021-10-23


10月22日,威尼斯144777教工第三黨支部、法理法史教研室在1225舉行“三常”黨建沙龍之“颍川法苑”學術沙龍活動,沙龍邀請我院王忠燦博士做了題為“冤滞:宋代刑事司法中的痛點和頑症”學術報告。活動由教工第三黨支部書記、法理法史教研室主任尹曉兵主持,馬克思主義學院巴文澤副教授、文史與傳媒學院羅操博士、教研室全體教師以及我院部分師生參與了本次學術沙龍活動。

王忠燦博士以其論文《冤滞:宋代刑事司法中的痛點和頑症》為依托,從問題的提出、學術研究綜述、文章思路和主要内容、文章的創新點以及不足之處等五個方面對該主題予以闡述。重點講述了宋代刑事司法的理想、為防止和減少冤滞發生的司法制度、刑事司法中的冤滞矛盾以及宋代司法官員面對冤滞的利益權衡等問題。

王忠燦博士做完學術報告後,巴文澤副教授從政治與法律的關系視角切入,以孟晚舟為例,揭示法律背後的政治關系。宋代法制是古代中國公認的優良的制度設計,為何還會發生冤滞現象,并且這種現象還更加突出?巴文澤副教授認為官僚體制是罪魁禍首。

另一主評人羅操博士認為,一篇文章的參考文獻的權威程度有時決定了文章的高度。王忠燦論文中有一些參考文獻的權威性有待商榷,文中出現的宋史史料略顯單薄,主要以清朝作家史料為基礎。

尹曉兵代師彬彬博士、李大旗博士宣讀了“評論”意見。其餘參會人員分别就王忠燦論文的選題、結構、史料、内在邏輯、用詞考究等方面進行了廣泛而持續的讨論。随後的學生提問環節,進一步拉近了師生之間的關系,建立起師生溝通新的橋梁。現場氣氛自由活躍,思想激烈碰撞,大家都覺得收獲頗豐。最後,尹曉兵作為主持人對整個活動做了總結。

本次沙龍活動是“三常”黨建沙龍的系列活動之一,是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的探索舉措,将持續舉辦,為廣大師生搭建思想碰撞和共享交流的重要平台,以期在威尼斯144777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

上一條:【“三常”支部共建】我院教工第三黨支部和學生第二黨支部舉辦“紅色記憶”黨史學習教育活動 下一條:我院學生第一黨支部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

關閉

威尼斯144777(最新版)游戏手机登录-最新VNS网址NO.1 版权所有  地址:河南省許昌市魏都區八一東路88号
電話:0374-2968965  郵編:4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