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4日下午三時,法政學院部分同學在唐戰立副院長的帶領下,在許昌中院研究室李紅偉主任以及法官學院院長吳濤的指導下深入許昌縣法院、魏都區法院學習了訴調對接機制的具體實施流程以及對解決民商事糾紛的作用。同學們在活動中秉着學習的态度更加深入了解了訴調對接對解決民商事糾紛的實質意義。

第一站,同學們來到了許昌縣法院,觀摩了他們的訴調對接中心,許昌縣研究室主任孫勝利給到場的老師和同學做了系統的講解,他指出“設立訴調對接的初衷是為了便民,在實踐過程中,當事人到訴調對接中心後,根據自己案件的性質選擇參與與之相對應的調解程序,經調解程序調解達成的協議隻需通過司法确認即具有強行執行力。”同學們認真聽取講解後有了對訴調對接程序的初步了解和對其作用的基礎把握。随後老師和同學們又趕往許昌縣行業調解中心,行業調解中心主要解決行業内的民商事糾紛,老師和同學通過社會法官葛立林細緻入微,旁征博引的講解體會到了“司法程序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唯一途徑,我們要盡量用社會力量化解社會矛盾,使糾紛消滅和解決在基層,不給司法機關增添過多壓力,最終讓百姓受益化解矛盾”。離開了行業調解中心老師和同學們又前往魏都區人民法院,在涉保糾紛訴調對接工作站同學們又了解了保險行業的業内調解程序。随後唐院長、李紅偉主任、吳濤院長、韓建設主任給同學們召開了“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改革”座談會,會議中李紅偉主任給同學們介紹了訴調對接程序的由來和發展情況,同學們也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吳濤院長對同學們的疑問一一進行了解答。他指出“訴調對接程序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對于解決司法糾紛緩解司法壓力有着很大的作用,對于司法機關來說判決追求一個公平,而訴調對接追求的是一個心理上的雙方恩怨化解”本次會議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結束,通過本次活動同學們對訴調對接機制有了切身體會和深刻理解,紛紛表示獲益匪淺。

訴調對接機制是綜合解決社會矛盾的改革嘗試之一,經過幾年的摸索,訴調對接機制已經取得了顯著地成效。許昌市中院作為國家訴調對接機制的試點法院之一,在過去的四年中取得了顯著地成績,在全國試點法院排名中位列第二名,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探索出了一條多元化糾紛解決道路。訴調對接機制的發展和完善對于多元化解決糾紛将矛盾化解在基層,減輕司法負擔,緩解司法工作人員壓力,建設法治中國,起着很大的建設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