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上午10時,台灣輔仁大學黃源盛教授莅臨我院,在模拟法庭作了 主題為“從法律知識到法學智慧的追尋”的學術講座。我院二百多名師生到場聆聽講座并開展現場交流。

黃教授首先以南宋理學大師朱熹的一首“活水渠清”的哲理詩作為開場白,引出了從知識到智慧轉變的主題。在講座中,他就法學相關的人性、價值、方法三個方面深入淺出的講授了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

黃教授認為,法的源頭是人性。法律是一種價值觀,不同法系的法律之間本無優劣之分,隻有是否合乎國情的區别,在多元價值體系中,不能以某一固化的價值觀對其他法律進行簡單的優劣評判。黃教授也指出,法學學習或研究,最重要的是方法論的問題,并就此提出了為學應當具有的三度:深度、廣度和态度。

在交流點評環節,黃教授對現場師生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答。我院院長崔秀花教授點評認為,黃教授的報告立意高遠、視野廣闊、底蘊深厚而又深入淺出。陪同黃教授的中南财經政法大學陳景良教授,也充分肯定了黃教授的治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