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落實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關于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的精神,深化法學實踐教學方式,使法科學生實際了解司法機構狀況,鞏固其對法學基礎理論的理解,提高其法制意識和專業技能,強化法學專業建設,築牢法學教育之本。按照法學專業培養方案的要求,2018年11月5日–11月9日,17級法學本科全體及部分法學雙學位學生共計135名學生,在法政學院實踐教學教研室主任馮振強老師的帶領下,前往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許昌市人民檢察院、建安區人民法院及鄢陵縣生态法制教育基地,開展了為期一周的專業見習實踐教學活動。主要活動内容如下:
第一,全體同學在馮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先後觀摩了上訴人陳某與被上訴人鄭某及一審被告張某、河南晶業城市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之間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以及上訴人黨某與被上訴人張某之間的民間借貸糾紛案。庭審前,法官為同學們講解了所審案件的基本法律關系。庭審中,審判庭為同學們完整展示了民事訴訟第二審程序的審理過程。

第二,在許昌市人民檢察院,大家認真聆聽了檢察官對于法律文化浮雕的講解,了解了中西方的法治進程及精髓。同學們還參觀了院史榮譽室、遠程庭審室和案件受理大廳,了解了檢察機關的曆史沿革、組織機構和職能分工,感受到現代科技對法律工作的有效支撐。



第三,在建安區人民法院,馮振強老師與同學們共同觀摩了一起黃某等五名被告人涉嫌尋釁滋事罪的涉黑案件。法庭審理經過了法庭調查、舉證質證、法庭辯論、被告人最後陳述等環節,經曆了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同學們不僅完整地見識了刑事案件審理的第一審程序,體會到案件審理的嚴肅性、嚴格性以及法律工作的嚴謹和付出,更是感受到黨和國家掃黑除惡的行動決心。此次庭審,我院王忠燦博士擔任了被告人黃某的辯護律師,庭審過程中,王忠燦老師提供證據确鑿、不拖泥帶水;舉證、質證有理有據、铿锵有力,讓我們領略了作為一個法律人獨有的魄力與魅力,同學們都受益匪淺。

第四,為了使同學們親身感受生态文明的建設成果,馮老師帶領同學們一起來到了鄢陵生态法制教育基地。馮老師為同學們講解了法制在生态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同學們在感受生态産品所帶來的良好生态環境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黨和國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也明白了身為法律人的社會責任。

第五,在馮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在許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一巡回審判庭,觀摩了上訴人張某與被上訴人許昌市農業銀行魏都支行之間的銀行卡糾紛一案,重溫了民事訴訟第二審程序審理過程。

在整個見習實踐教學活動期間,同學們或在老師的指導下、或自主地開展了見習總結。此次深入司法實踐一線的見習活動的順利開展,不僅使同學們對法學專業實踐操作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為同學們創造了一個新的法學教育途徑,有效地促進了法學理論與法律實踐的銜接與融合,從而為社會培養、輸送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